
01.好端端的聊天 ,怎么最后都以吵架收场?
暴力的沟通,只会催生暴力。
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类似的,聊着聊着就火大的情况。
想起有次过年回家,有工作需要处理,就拿着手机跟同事沟通。
长辈看到之后,立即皱着眉头说:“你怎么又玩手机?天天这样子,手机就这么好玩?”
我当时就觉得很委屈。这是在加班啊,而且我也只看了一次手机,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吗?
她说:“眼都要瞎了还玩手机,哪来的那么多借口。你要多干点正事,好好工作才对。”
我想,这怎么还上纲上线,没完没了呢?差点就要吵起来了。
问题究竟发生在哪里呢?
是他们使用了攻击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
妻子想要和丈夫一起吃饭,希望他不要饿着,一开口就是责怪:“你每次都这样说,却不行动”。
长辈的认知里,工作就是埋头伏案,手机代表了娱乐和游戏,而且还伤害眼睛,所以才会说出那样的话。
但这些带有主观攻击性的话语,却会无意中带来非常深的伤害。
你要是反驳他们,他们还会很迷茫:我说的话怎么了?没毛病啊?为你好才会这样说你的。
结果为了避免争吵,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忍气吞声,憋到关系里产生了无形的裂痕。
暴力沟通真的是关系中最大的杀手。来源:525心理网
02.最常见的暴力沟通模式有哪几种?
1、贬低打击:“不是我说你,你也太......”
这种模式,最常见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
《向往的生活》里,宋丹丹和巴图就是这样。
大家要吃饭了,宋丹丹吐槽巴图:“你怎么吃这么多?你就不该吃。”转头就跟其他成员们说,给我儿子找点活干吧,他太胖了。
巴图听了,无奈地笑说:“什么叫给你的儿子找点活干。”
大家早起忙活,宋丹丹吐槽巴图说:“啥都没干,你怎么这么笨呢?我生了一个废物。”
巴图很无奈地摊手说:“你说我还能干嘛?”
接着低着头走到了镜头的另一边,什么也不说了。
这时候 Henry 过来说做了早餐,大家一起出去吃粥,宋丹丹是这么夸他的:“我能换个儿子吗?跟民政局说一下我换个儿子。”
巴图也没说啥,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转身走回屋里,静静地掀起门帘进去了。
可能是觉得之前怼巴图太多了,聊天的时候,她提到巴图脚发炎了。
巴图说:“小时候就这样,你别管了。”
但宋丹丹说,该不会是你自己啃出来的吧,还让他给大家表演下小时候怎么啃脚。
可是巴图已经 27 岁了啊,不要面子的吗。
其实,宋丹丹真的不是不关心他。巴图给她做早餐,她心里也挺高兴的,就是说不出口。
刀子嘴豆腐心,是很多中国式家庭的相处模式。
但这种沟通,会带来伤害。
听到话的人觉得“我这么努力还会被批评,是不是我没有存在的价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