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怎么回去吗?”
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后,他真的让女儿一个人走了回去。
女儿早上起不来,他叫了几遍后就任由女儿睡到迟到。
女儿12岁时为了赚取更多的零花钱,想要去考看护执照。
他没有批评女儿“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也没有阻止女儿,反而建议女儿:要不要画画赚钱?
女儿数学考零分,他请女儿吃牛排,还夸奖女儿说:
“哇,考零分呢,好厉害。这就像走过一公里地雷区,连一颗都没有踩中。”
他从来不限制女儿的学习,也不逼迫女儿上补习班和兴趣班,更不会拿女儿跟别的孩子比较。
很多人都说,他对女儿“不加施教”。
可这样的“不加施教”非但没有把女儿养废,反而让女儿变得分外优秀。
12岁时,蔡志忠的女儿便可以一个人从加拿大飞到日本旅行。
17岁时,她独自一人去美国参加面试,通过了4所知名大学的面试。
上了大学后,她又用5年时间攻读两所学校,拿到双学位。
蔡志忠用一种不竞争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个有竞争力的孩子。
人生是一望无际的旷野,而非逼仄的轨道。
逼着孩子在单一的教育赛道上卷,不如匀出一部分时间,去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
这些品质与能力才有更大的几率帮助孩子实现人生跃迁。
图源网络,侵删
洛阳心理咨询,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
05.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节目里曾报道过这么一批特殊的中产家长。
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他们把孩子从长三角的各大城市转移到农村的小学上学。
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在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中顺利成长。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回到城市里上初中的时候,依然适应得很好。
就如美国教育家金·约翰·培根对所有父母发出的强烈呼吁:
把孩子所需要的轻松环境还给他们,让他们重新与他们真正的自我,属于他们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从我们成人充满压力与紧张的世界中解救出来。
一个“引”,一个“松”,这两字成了未来教育制胜的法宝。
在一个松弛环境引领孩子,反而能在内卷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图源网络,侵删
06.究竟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的精神科?
父母觉得孩子出现强烈情绪问题,第一反应是带孩子去精神科看医生,然后医生会给孩子做个测评,这时候的测评结果大多就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