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如果父母能够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把握好不同阶段的养育重点,孩子定能越来越优秀。我们一起倾心陪伴,静待花开吧!

图源网络,侵删
1岁: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的一年

图源网络,侵删
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前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但也会对孩子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面对这个时候的孩子,父母应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便能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曾说: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在穷极一生追求两样东西:安全感和价值感。”
因此,如果孩子幼时,尤其是1岁左右,能在家人的陪伴和呵护下成长,孩子便会形成极具安全感的性格。
这样的孩子,不会患得患失,也不会过分敏感,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更加自信。
此外,他也提到,如果孩子哭闹,一定要多抱抱孩子,不要不理不睬。
换句话说,拥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建立安全感非常重要的“举动”。
孩子一岁的时候,家长要多陪孩子,无论是陪孩子玩,还是在安抚孩子的时候,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些“回应”,帮孩子确立自己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这样孩子才会感知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才不会处处表现得很惊慌。

图源网络,侵删
2岁:“不”字当头培养孩子幽默感的一年

图源网络,侵删
2岁开始,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
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不肯跟你学。
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当孩子2岁时,也是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关键一年。
家长要试着发现孩子的“幽默感”,支持孩子的“任性”,让孩子能表达自己。
就像很多古灵精怪的孩子,在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情况时,会忽然的说句“小大人”一样的话,一下子就“暖场”了,大家都笑呵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