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养废”一个青春期孩子究竟有多简单?-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04-01 | 4258 次浏览 | 分享到:

“道德”高度。 

“孩子喜欢明星,就是被潮流带坏了;
注重外表,就是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打上耳洞、穿上奇装异服,就离做出不良行为不远了。” 


这不但是对孩子正常行为的放大解读,更是对他们的污蔑和禁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身医学科李雪霓主任说:“人对外貌的关注,就是始于青春期,这是青春期正常的发展现象。” 
青少年在意外貌、追求时尚,一方面是身体发育,引发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关注;
另一方面是心理变化,他们需要寻求认同,才会对潮流和同伴特别敏感。 
家长没深究原因,就指责、干涉,非常不理智。 
教育上,父母和孩子间最大的隔阂在于成长的时代不同。 
对服饰的审美、音乐的喜好、约会年龄的认知、休闲活动的选择等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些非常正常,没有对错,只有差别。 
父母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却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强加孩子。 
只有改变自己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家长才能和孩子走得更近。 
2. 改变和孩子相处的姿态 
“黄多多染发”事件中,一个普通女孩的微博获赞近10万,里面的话,或许代表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心声。 
她说非常羡慕黄多多,爸妈能理解并支持她,说明非常爱她,而她自己连披头发,都会被妈妈训斥。 
孩子是没办法理解 “你爱他,却觉得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 
真正能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姿态,不是显示权威,打着“关爱”的幌子指责,而是俯身倾听,身后支持。
孙莉曾对多多打耳洞、染头发做出回应。
她说,爱美是女孩的天性,现在阻止,将来孩子只会更叛逆。 

她用爱和尊重,以及平等沟通的姿态,换来了帮多多挑选发色的“权利”。 
孩子不会因为爱漂亮、赶潮流、爱冒险变坏,却会因为没父母的陪伴、提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支持,而变得叛逆,做出过激行为。 
焦虑、专制的父母想要纠正孩子的言行,却把他们推得越来越远,连说上话的机会都没有;
聪明、温和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反而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慢慢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
改变自己,靠近孩子,才是家长们给孩子青春期最好的保障。 

 

青春期应对有方法太严和太松都不行(附青春期常见问题应对方案)
青春期非常特殊,很多父母希望给孩子“爱与自由”,但又陷入“不管不行”的焦虑。 
其实,青春期应对有方法,太严和太松都不行,家长需要做到:爱与合理要求。 
以下我们总结了青春期常见的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