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如何科学系统的养育孩子,这些法则需要家长知道--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02-10 | 3648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样做看起来暂时达到让她睡觉的目的,但却会让孩子把做功课睡觉都当作处罚方式,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罚的感觉,造成心理阴影,那将来还能喜欢写中文做算术吗?甚至连睡眠都会失调。

9.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惹了什么麻烦或想做什么标新立异的事情,连成人都没搞清楚其后果和危害,就对孩子横加指责或阻止,这当然无法服人。若要教育得孩子心服口服,家长、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周密思考每件事的前因后果,然后好好与孩子谈谈,可以从后果的好坏开始,反过来解说该不该这样做,晓之以理,孩子会明白的。


其实后果也不都是负面的。成年人的阅历比少儿丰富,应该更具有预见性。比如在指导孩子选择兴趣专长或申报学校时,家长可以对前景作些调查,并根据孩子特点鼓励其往哪方面发展。然而,如果没经过自己头脑分析思考,仅仅随大流赶时髦人云亦云,不是有效的后果分析法,往往会耽误孩子。

10.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法律是社会结构稳定的保障。要实行这条“结构法规”,我觉得新移民家长们更重要的是先教育自己。因为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教育孩子做到这点并不太难,法制教育融汇在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之中,孩子们从小就受到全方位熏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线和法制底线,还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家长。


或许有人以为美国很开放,但实际上,美国人对待道德感情、家庭责任等,大都不会超越底线,也少有人因为帮亲友社会关系而腐败违法的。因为他们心中有原则,知道越界就是犯罪,不能为了迁就亲人而触犯法律。


然而,因为中国社会没有这么严谨的法制观念,华人家长则需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习惯是否逾越了这些底线,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那么孩子也会目无权威,表现得无法无天无规矩。


曾经有位华人家长抱怨其上高中的女儿成为逃学逃家的“问题少女”,当我听到这位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炫耀自己如何把违禁物品带进美国等“光辉业绩”,就不奇怪为何她的孩子会蔑视校规。很多在中国被当作“本事”的行为,在美国却是违反法律或道德底线的。


11.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个象征,说明美国人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家长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他们,孩子们却觉得家长控制得太严。也应允许孩子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并随时准备切入,而不能跑到二百码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管教,应该注重大的方面,尤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年幼的孩子生活学业上或许需要比较具体细致的指导,但也要适当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性。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则最烦家长事无巨细的询问唠叨,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爱搭理人,但并不代表他们没听见家长的话。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