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想“看见”的初衷是为学生好的。正如某高校心理咨询师陈老师所说的,在一所正常的学校,校方和家长的期望都是一致的——让学生能够在校园里安全、健康地成长,学到想要的东西,顺利毕业,然后进入社会。
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们,也希望学生都能好起来,主动求助,毕竟免费的校内心理服务是更多的学生能够负担得起的。
但似乎,从不愿“被看见”,到决定“被看见”,仍不是一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终点。
被看见了,然后呢,路往哪儿走?
(文中李舜、刘天、 小杨、梦琪、圆圆、杨桃、灰灰均为化名)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