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原生家庭的伤是如何影响婚姻关系的(2)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5-08-26 | 7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幼儿化)——源于焦虑型依恋与创伤补偿‌

 

原生背景:

丈夫(过度保护方):‌ 可能经历过:

丧失创伤:‌ 如童年失去重要亲人(兄弟姐妹夭折、父母早逝),留下深刻的不安全感和对失去的恐惧。

严重疾病/事故:‌ 自身或家人经历过危及生命的疾病或事故,导致对健康和安全有过度焦虑。

目睹家庭灾难:‌ 如父母一方因意外致残等。

或者,其父母本身就是极度焦虑和过度保护型。

婚姻表现:

丈夫将对“脆弱性”和“失去”的‌深层恐惧‌投射到妻子身上。他对妻子的身体健康、日常安全表现出‌远超正常范围的担忧和控制‌。这可能表现为:

禁止妻子从事任何有轻微风险的活动(如独自旅行、开车去陌生地方、某些运动)。

对妻子的轻微不适(如感冒头痛)反应过度,强制休息或频繁就医。

事无巨细地干预妻子的生活选择(吃什么、穿什么、交什么朋友),名义上是“为你好”。

限制妻子社交或工作发展机会(担心压力大、环境不安全)。

这种行为表面是“爱”和“关心”,实质是‌源于自身未解决的焦虑和创伤‌。它将妻子‌幼儿化‌,剥夺其自主权和个人能动性。

妻子初期可能感到被重视,但长期会感到窒息、不被信任、能力被否定(“我像个不能自理的孩子”)。她可能产生强烈反弹(激烈反抗争取自由),或因长期压抑而出现抑郁、焦虑或躯体化症状(身体不适表达情绪压力)。丈夫的过度保护最终可能变成对妻子独立人格的压制,损害婚姻中的平等和尊重。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