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行动: 提供资源支持(时间、必要工具/材料、寻找课程), 关注过程而非输赢/排名。问:“今天练习吉他新指法感觉如何?哪里比较有挑战?” 而不是“你练了多久?考级能过吗?”
3. 承担有意义且有挑战的责任 (体验自主与价值感)
策略: 赋予孩子与其年龄和能力相匹配的责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被信任的、对家庭/团体有贡献的一员。
操作性强举例:
家庭责任: 负责每周一次的家庭晚餐菜单制定和食材采购(预算内),或者负责照顾弟弟妹妹某个时段(如辅导作业1小时)。完成后肯定其计划能力和责任感:“你自己选的菜谱大家都爱吃,采购清单也列得很周全,省了我们不少事!”
社区/学校责任: 竞选班干部(如学习委员、宣传委员),承担具体任务,如组织一次学习小组活动、负责一期班级黑板报。或者在社区做志愿者,如图书馆整理图书、参与环保活动。完成任务后,引导他/她反思自己的贡献和学到的东西。
个人责任: 独立管理自己的零花钱一个月,学习记账和预算。月底一起复盘,肯定其理财意识和自律。
家长行动: 明确责任范围和期望,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不要代劳。完成后进行建设性反馈,强调其能力和贡献。
洛阳心理咨询 洛阳青少心理咨询 洛阳心理疏导
4. 练习积极的自我对话与接纳 (内在心理建设)
策略: 青春期孩子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教导他们识别消极想法,并用更积极、现实的想法替代。
操作性强举例:
识别消极想法: 当孩子说“我太笨了,这次演讲肯定搞砸了。” 引导他/她:“这个想法让你感觉怎么样?(紧张/害怕)它100%是真的吗?有没有证据证明你不笨?”
积极替代练习:
灾难化 -> 现实化: 把“搞砸了”换成“我可能会紧张,但紧张是正常的,我准备得很充分,大部分内容肯定能讲好。”
绝对化(总是/从不)-> 具体化: 把“我总是做不好”换成“这次数学题没做对,我需要弄懂第X步。”
自我贬低 -> 自我鼓励: 把“我太笨了”换成“这道题有挑战性,我需要多花点时间/找老师问问。” 或 “我正在努力学习。”
创建“成就清单”/“优点清单”: 定期(比如每周)让孩子写下3件自己本周做得好/有进步的事情(哪怕是小事),或者5个自己的优点/长处。写下来并回顾,强化积极自我认知。
家长行动: 示范积极自我对话(当自己遇到挫折时),温和地挑战孩子的消极想法(不是否定情绪),引导他们说出积极的替代语。帮他们记录和回顾成就/优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