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图源网络,侵删
03.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因为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曾说过:“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
仔细想想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哪些困扰?是不是都离不开他人的因素?
给老板做汇报,老板对你的工作不满意,走出会议室的时候你心情低落;
和客户开会,莫名其妙被臭骂了一顿,出门的心情很不爽;
女朋友想去逛街,你想看电影,大家都不想退让,女朋友生气,你也郁闷……
我们的绝大部分的苦恼正是源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老板的、父母的、配偶的、同事的、老师的、朋友的 ……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图源网络,侵删
04.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要获得自由,你不得不付出这些代价: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有人可能会说,道理都懂,但我还是没有勇气。
有价值就有勇气。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所以你生来就有这勇气。
人只有在能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而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主观上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但所谓讨好,实际上是通过贬低自己的价值,来抬高别人的价值。我们要摒弃“牺牲自己,讨好他人”获得价值感的病态模式,从自身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感。唯有在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具备了让自己真正自主和自由的勇气。
存在即是价值。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要用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不是吗?哪个人的存在对家人不是一种价值呢?
此外,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平等关系、多鼓励别人,都能够带给我对别人有用的实际感受,继而增加勇气。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里说的那样: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