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空心”的孩子,丢失了什么?-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12-30 | 1438 次浏览 | 分享到:

让孩子活出自己的生命力,这就是最好的养育。在知乎上刷到一位妈妈的求助,感慨很深。

这些孩子看起来还活着,其实早已经死亡了,死亡的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心理,这种病态的心理在今后校园生活甚至社会上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也许就是下一个校园霸凌。

一、“空心”的孩子,丢失了什么?

细细想来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还是成了没有“心”的人呢?

图源网络,侵删

1.感情冷漠,缺乏同理心

网上一个男孩,因为妈妈不给他买手机,大庭广众之下暴打母亲。

只见男孩薅住母亲的头发,挥舞着手臂,拿拳头疯狂地砸向母亲的头,其残暴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小小年纪对待家人便如此凶狠,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是孩子自我成长出现了问题,还是家庭教育的溺爱让孩子性格出现了变化。

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事情和电视剧,这种溺爱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扭曲的变化,溺爱要有个程度,至少要让孩子懂得仁义礼信。

2.情绪交流几乎为零

很多朋友吐槽过,平日跟孩子几乎零交流。孩子放学回家后,除了低头扒饭,就是“嗯,好,是”的回应。

他们经常面无表情,不笑也不生气,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最喜欢的就是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一个人躲起来。

这些孩子对待各种事物都表现的过分冷淡,不会有太多的情绪展示。

图源网络,侵删

3.活的如同玩偶

孩子每天忙于学习,补习知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但是却并不知道,这一路的奋力奔跑,到底要去向何处。

他们只知道低头赶路,却对前途感到一片茫然。

网上有个“985废物小组”,在考出了高分和迈入名校大门之后,他们还是感叹自己像“废物”一般,一事无成。

这种被动地受外部力量驱使的学习,让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何在,内心的热爱是什么。

4.自我价值感低

在孩子心底,缺乏对自我的认同,常常会认为自己不重要,无所谓。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负面评价的家庭环境中,遭受到挑剔、批评甚至是语言攻击,他们变得很自卑、自我束缚、自我贬低。

他们的自尊和自信被不断打压,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自我越来越萎缩、渺小。

图源网络,侵删

.孩子的心,为什么会丢失?

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经在讲座中指出:“造成孩子空心病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焦虑。”

当父母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社会上的挑战和变化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危机感。

这种危机感映射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就是不停地包办、加码、挥起鞭子赶着孩子前进。

而事实上,孩子的身心都是遵循阶段性和顺序性的,被强迫着拔苗助长后,会导致身心和能力的断层,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无助、迷茫。

一个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