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我们小时候挨打挨骂,却很少有心理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07-22 | 2862 次浏览 | 分享到: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在16岁儿子(重度抑郁症)跳楼自杀后,父亲日日夜夜难以释怀的故事。

2020年7月26日凌晨5点34分,父亲收到儿子的最后一条短信:“我实在是走不出来。”

父亲回短信,儿子不回。去儿子房间,儿子不在。

父亲慌张冲上天台,不见儿子。回到一楼,110和120就到了……

用父亲的话说:“他的人生和我的人生都戛然而止了。”

儿子去了,父亲不敢住在家里,不敢走进影院,也不敢走进餐馆。

因为全是儿子的影子,因为全是和儿子的回忆。


照片成了父亲唯一的念想,他把儿子的照片,一张张地翻看:

产房里我拍下了他咂吧手指的第一张照片;


出生后8个小时就懒洋洋地在泳池里睡着了;


第一次拉便便,我情急之下用手接……

父亲做了无数的梦,梦里都是儿子。


在梦里,给儿子道歉:对不起,爸爸把你弄丢了。


看完这位父亲的日志,整个人很压抑,字字句句,直扎心口。为孩子惋惜,为父母心痛。

可却更被评论区的一条留言,深深刺痛:


很多家长不解。

我们小时候,就很少有说抑郁自杀的。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有点挫折就抑郁了、跳楼了、自杀了,心理就这么脆弱??

这到底是怎么了?

01.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问所有父母一个问题:你了解现在的孩子吗?

从2000年以后,孩子就变了。

当今的孩子,对话语权要求很高。

我们小时候,接受到的教育是“大人说话,孩子别插嘴”。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顶嘴这件事都是不敢想象的,更别说跟父母对峙了。

我们打心底里会觉得,父母的话不可违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可现在呢?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最少是两个人,甚至是六个人围着他转。

这几个人,全身心地照顾他,好好听他说话,给他关爱。

这种在爱和自由中长大的小孩,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会觉得自己和父母、爷爷奶奶、老师都是平等的。

既然是平等的,那你说的话,我想听就听;

你骂我,我也可以骂你;

你吼我,我自然要还嘴;

你喊我“滚”,那我也可以喊你“滚”……

基本上,8岁左右的小孩,就已经能熟练运用“凭什么”这三个字了。

这在很多父母看来,就会觉得:小孩怎么可以这样,简直惊世骇俗,无法接受。

高话语权带来的就是,孩子的高自尊,高独立需求。

如果父母给不到足够的尊重和忍耐,孩子就会很难受。

在父母权威下长大的孩子,却要去养育在尊重和自由中长大的孩子,对当代父母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洛阳心理测评专业机构(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产后抑郁、情感问题、家庭关系、情绪问题等)

02.当今的孩子,太孤独了。

写过《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一系列教育剧的作者,鲁弓引说,现在的孩子很多都觉得自己很孤独。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