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调、故意对着干吗?倾听孩子的心声:他只是想证明,你们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解读】有很多事情,大人出于保护,不允许孩子去做,但是孩子并不理解大人的好心,并不接受这样的“保护”,当你说“不”的时候,只会增加他非要去做不可的欲望。排斥、抵抗、反方向的行为,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意味着他也能做大人的事,并且希望得到肯定。所以大人不妨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证明他的能力。

3.我忙着呢,我玩的可开心呢,讨厌,别打扰我!
要吃饭了,笑笑还在聚精会神地搭积木。妈妈喊到:“笑笑,洗手吃饭喽!”笑笑反感地摇摇头:“嗯——我还在搭积木呢!”妈妈继续嚷嚷:“现在应该吃饭了,等会再玩!”然而无济于事,你越是命令他,他越是坚持。
换一种态度:“笑笑,你是不是玩的很开心啊?哇,这么高!”笑笑:“当然喽,这是高空城堡,哈哈!”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劝说起来就容易多了。妈妈灵机一动:“城堡现在要举办晚会,王子公主一起来参加!”笑笑兴奋地笑起来:“啊哈哈,还有晚会?什么晚会?”妈妈:“晚会就是大家先吃一点东西,然后再跳舞!”笑笑:“吃饱了才有劲跳舞,对吗,妈妈?”妈妈顺着竿子就爬:“对,对啊。现在,哪个王子要吃东西啦?”笑笑一边笑着,一边高高举起手!妈妈:“好——笑笑王子,你来吃东西,吃完了就可以跳舞!”笑笑乖乖地坐到桌边。
【解读】在最早的时候,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渐渐地,孩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当他陶醉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大人强迫他结束,他肯定会反抗,会抵触,或者根本不搭理大人。这个时候,大人只能用巧妙的办法去引导他,而不是命令。

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厌学逃学、网瘾手机游戏、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青春期叛逆早恋、情绪失控发脾气等)
4.为什么没人注意我?咦,我一唱反调,妈妈就理我了!
某日,笑笑在画画,妈妈在埋头看一份重要的资料。笑笑:“妈妈,我喜欢蓝色,我画了一棵蓝色的树。”妈妈随口应和:“呵呵,蓝色的树?好有趣啊。”笑笑:“结什么果子呢?绿色的吧?哦不,还是咖啡色的吧!”妈妈敷衍了事:“呵呵,咖啡色的是什么果子啊?”
你有没有用心,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显然我当时搭话心不在焉。笑笑忽然跑过来,拿水彩笔,在我的资料上猛画一通。妈妈措手不及:“啊?你干什么啊?这是有用的东西,别乱画!”笑笑才不听劝,你越是制止,他越是乱画。
妈妈这才引起重视:“宝贝,你想干什么?我们到纸上去画,这是妈妈要用的资料,画的这么乱,就没法看了,对不对?”笑笑阴谋得逞,窃笑,拉着妈妈的手一起去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