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了一个小宝贝
却收获了一枚炸弹
——温尼科特

图源网络 侵删
01
青春期孩子的妈妈常对我提出许多问题,一句话归纳就是:
“我知道应该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他,可一到事儿上就是做不到,事情还那样,我依然会愤怒、失望、失控,那该怎么办呢?”
恭喜你,意识到这点是对的。
你就是无法完全理解孩子,就是在孩子叛逆时情绪失控,甚至打骂孩子,继而内疚自责,然后反思道歉,下次继续循环。
这就是事实。
记住,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们(泛指9-16岁),你看见的所有“问题”不是被解决好的,甚至都不是被理解好的,而是陪伴好的。
你的问题拆开看有3层含义:
第一,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第二,你并不甘心。
第三,渴望专家给你真正有效的方法。
这三点都在说明你是个“足够好的妈妈”。
你的无奈、焦虑就是一个青春期妈妈本来的样子,成千上亿的母亲正在经历同样的困惑,你不孤单,而且,还很健康。
青春期孩子内心挣扎的原因,你我都心知肚明。
诸如:
渴望独立又希望依赖;
渴望表达又极其敏感;
渴望友情又各种嫉妒
渴望爱与性又压抑爱与性;
讨厌学习,又不得不提高成绩
生理的高速成熟,心理的不成熟
......
这些冲突是为了让你理解:
1、他们发脾气,和具体事关系不大
2、他们情绪飘忽不定,阴晴难测,不需要什么原因
3、青春期存在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
因此,你所有的理解都是自我安慰。
就像说:“理解了孩子,我就不那么生气了”。
真正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是徒劳的,别低估他们内心的冲突,也别高估你的理解力。

02
刚把你的问题拆开了3点,并表示鼓励,为什么呢?
我带你分别看一下。
第一,你一点办法都没有,说明孩子的胜利。
别指望早年对孩子很好孩子就不会出问题,青春期这几年是个必经之路,是孩子到成人的唯一通道。
这个通道中,孩子所有的“折腾”都在试图“打败你”。
让你难堪、难过、生气,让你手足无措、让你情绪失去控制。
他自己可能都觉察不到,大多数还伴随莫名的难过、自责、愧疚,“我怎么可以这样对爸妈说话呢?!”
但他们依然如此。
当你真被打败了,尽管意识上他是愧疚的,但潜意识是开心的,不能说是开心,应该是胜利!
温尼科特说过:
“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
这话你别怕,它是个隐喻,我认为包含两层含义:
· 父母只有让孩子打败自己,他才可以踏上自由之路。
· 但父母要幸存下来,要鲜活的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