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不同年龄段常见的心理问题(青春期)-洛阳心理测评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12-31 | 3049 次浏览 | 分享到:

12-22岁青春期阶段


常见心理症状及表现:


一、抑郁


1.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抑郁悲观;


2.思维迟缓、反应迟钝,言语减少;


3.兴趣、精力减退或快感缺失,什么事都不想做;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能力越来越差;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二、焦虑


1.分离性焦虑


表现为与亲人分离时深感不安,担心亲人离开后会发生不幸,亲人不在时拒不就寝,拒绝上幼儿园或上学,勉强送去时哭闹并可能出现头痛、腹泻、呕吐等躯体表现。


2.过度焦虑反应


表现为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和不切实际的烦恼。比如担心学习成绩差、怕黑、怕孤独,常为一些小事烦恼不安、焦虑。患者往往缺乏自信,对事物反应敏感,并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腹痛腹泻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


3.社交性焦虑


表现为与人接触或处在新环境时出现持久而过度的紧张不安、害怕,并试图回避,恐惧上学,有明显的社交和适应困难。

三、学习障碍


1. 孩子的智商不差,但某些学习表现却远不如同年龄的孩子;


2. 孩子很想学,也很努力,但学习表现却还是不理想;


3. 孩子有学习困难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一学期或一学期以上);


4. 孩子需要特殊的学习方式才能学会(例如:将文字画成图像才能理解)。

四、多动


1.注意缺陷:注意力不集中,保持专注的时间很短,经常心不在焉,丢三落四;


2.活动过多:很难保持安静,小动作很多,不分场合的嬉戏打闹;


3.情绪行为冲动:做事全凭兴趣,没有耐心;要求必须立刻满足,否则就哭闹、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做出攻击行为;


4.学习困难:由于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适应正常的学习进度和要求。

五、品行障碍


1.反社会性行为:指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表现,如偷窃、抢劫、纵火、破坏他人财物等;


2.攻击性行为:攻击他人或动物,伤害、殴打、威胁、恐吓他人等;


3.对立违抗性行为:经常逃学、尽管父母反对,仍经常在外过夜等。

六、游戏成瘾


1.完全专注游戏;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9.因为游戏而失去或可能失去学业和社交关系。

七、叛逆


1、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不稳定,情绪比较难以控制,稍微不开心就发火,容易激动,经常和父母亲大喊大叫、乱发脾气,总是觉得爸爸、妈妈唠叨,只要和他说事情就无法听进去,甚至有摔门、拍桌子等行为;


2、逆反心理:有较强的逆反心理,不论是在学校或者家,感觉受约束,没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在家可能会和父母吵架,在学校经常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爱找借口;吃完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允许你进去打扰;书包的夹层里放着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未经允许翻他们的书包,会非常生气,里面常常放着小纸条、小饰品或动漫书。


3、以自我为中心:叛逆期的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甚至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别人,尤其是父母,与自己的想法不同;与电脑的亲密程度远远胜过你,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彻夜厮杀;各类头像签名越来越奇怪,天堂、地狱、成魔、成仙之类的字眼,常常会吓到你;


4、情绪低落:个别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语言变少,不和老师、同学沟通,也不和家里的父母进行沟通。久而久之,可能会出现食欲欠佳,甚至无精打采、不想上学等;喜欢撒谎、沉默,你永远不知道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爱运动,也不参与亲友的聚会,却喜欢一眼不眨地盯着手机屏幕


5、虚荣心强:与人攀比,比如过分的追求名牌或者喜欢打扮自己。

八、进食障碍


表现为厌食症:胃部饱胀不适、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强迫进食常诱发恶心呕吐、消瘦、水肿、头晕、畏寒;暴食症:又称为神经性贪食症,是一种精神心理性进食障碍,多见于女性患者,多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不可控制的暴饮暴食,随后又常常采用自我催吐,催泻,禁食,过度运动等不恰当的方式来过度减肥。

九、人际关系敏感


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和社会的交际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有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存在着种种困惑,与身边人关系紧张;担心不易被人理解、受人歧视、没面子、名誉受损等

十、厌学


1.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态度


表现为用消极的学习态度来对待学习。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习,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


2.负面情绪


厌学是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

十一、青春期妄想


记忆力减退和情绪抑郁。具体表现:                                                            

A、记忆力、思维力、回忆再现力下降,注意力涣散,上课听不进,思维迟纯,意识模糊,学习成绩下降。


B、白天精神萎靡,上课易瞌睡,打哈欠,大脑昏沉。


C、夜晚大脑兴奋,浮想联翩,难以入眠,乱梦纷纭,醒后大脑特别疲困,提不起精神。


D、头昏头痛,眼窝黯黑,视力疲劳,心悸气短,腰酸腿困,疲乏无力,无精打采,消化不良,体力下降。


E、心慌、胸闷、呼吸不畅,抵抗力下降,眼花,手足发凉,多汗、便秘、消瘦,脸色燥红或苍白。


F、性冲动频繁,极易性幻想,形成不良性习惯过度手淫难以克服。


G、不良性习惯日久导致性功能由兴奋亢进转为疲劳抑制。


H、心理状态欠佳,自卑自责,忧虑抑郁,烦躁消极,敏感多疑,缺乏学习兴趣,生活冷漠,好动肝火。


I、忧伤、恐惧、自暴自弃、厌学、逃学,甚至自虐、自杀倾向。

十二、恐惧


1、对社交感到焦虑。恐惧症患者往往处于焦虑状态,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担心被人监视。2、消极地评价自己。恐惧症的孩子常常觉得自己很乏味,不愿打扰别人。3、遇到害怕的东西时,会心慌、胸闷。比如考试前很紧张,经常要去厕所,就会出现尿频;肌肉很紧张就会出现肢体疼痛,有躯体症状。

十三、校园霸凌-霸凌者


1.唯我独尊的心理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褊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江湖仇杀”行为。


2.抗压力差的脆弱心理


青少年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缺乏社会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遇事不冷静,易冲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也不与他人沟通,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极端的违法犯罪行为。


3.存在心理障碍


(1)抑郁。悲观消沉,沉默孤独,表情阴冷不悦,对人淡漠无情,缺乏生活热情,思维行动迟缓,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


(2)多疑。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心胸狭隘,常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小事变大,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人际关系紧张。


(3)情绪波动。时冷时热,令旁人无法理解,深知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有时自己也意识到,但无法控制。


(4)冲动。遇事易激动,且不易克制。


(5)自卑。或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成绩差、相貌不如人等而心存自卑,在处事、学习、交往中畏缩不前,缺乏自信,若遇挫折,虽不表露,但积于心中,积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


(6)自私。对事对人斤斤计较,从不考虑他人或集体的利益;或当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便心存不满;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7)嫉妒。过于高估自己,好胜心强,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看到别人胜利便会心生妒火;或当别人超过自己时,自己不是努力去超越对方,而是采取背地放风、暗中拆台等手段搞垮对方,甚至采取极端行为,伤害对方。


4.模仿心理:父母、教师及周围的人的暴力行为常常会被一些青少年所模仿

十四、校园霸凌-被霸凌者


1、变得胆怯、畏缩、自卑、孤僻,严重者可能造成人格障碍。


2、变得敏感、猜疑、警惕,没有安全感等精神障碍。


3、导致情绪抑郁障碍,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


4、形成讨好型人格,做事蹑手蹑脚。


5、走向极端报复他人

汇智心理咨询服务项目:


青少年心理(青春期、叛逆、厌学、手机沉迷、学习压力等);


婚恋情感(夫妻关系、婚外恋、失恋、恐婚、情感障碍、情感挽回等);


家庭关系(关系修复、婆媳关系、原生家庭、产后抑郁、亲子关系);


情绪管理(焦虑、抑郁、失眠、烦躁、强迫症、人际交往障碍);


个人成长(工作压力、职业规划、人际关系等)


咨询服务热线:15737939696(同微信)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