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不同年龄段常见的心理问题(中青年)-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12-30 | 5148 次浏览 | 分享到:

4、躯体不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疲劳、头痛、背痛、食欲不振、慢性腹泻或其他身体不适等。

5、社会性退缩: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效率低下,学习能力抑制,生活能力减退,回避社交活动、离群、不注意个人卫生、生活不规律。     6、工作抑制:主要表现为日常工作和学习突然困难,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差,工作和学习能力减弱。在严重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不能学习或阅读材料。也被称为能力减弱。

六、原生家庭

1、情感和冲动控制力弱:慢性情感失调,失去对情感的控制,仿佛情感在自己流淌,而自我意识无法控制和引导它们;对愤怒几乎无法调节和管理,而控制它们则变得更为困难。经常会出现自残行为,严重时甚至会自杀;容易做危险的行为和举动,经常让周围的人感到心惊胆战。

2、注意力和知觉有明显改变和弱化:患有间歇性的遗忘症,短暂性的灵魂出窍,类似于短暂失神,人格发育不健全,经常感觉自己内心在解体,是四分五裂的状态,时常会觉得现实生活有破碎感,自己的生活被解体的感觉              3、躯体化的反应:

在原生家庭生活中有创伤的人,普遍存在消化系统障碍;身体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慢性疼痛;心、肺系统经常会觉得很疲劳,处于撕裂状态。具有转化性症状体验,即心理上的问题和感受,转化成为生理上的症状体验,比如,心凉和胃寒、畏寒等症状经常一起出现;惊恐万状的时候比较多,但随之又会无所畏惧。                                                                                                             4、自我认知发生变化:经常伴有慢性内疚、羞愧和自责,且是不明原因的,哪怕不是父母的直接原因;感觉自己这一辈子直到永远,都要受到伤害;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心力交瘁;觉得外界无人能够理解你;                 5、对侵害者的认知模糊不清:很容易接受侵害者对你的侵害以及歪曲观念;强迫自己将侵害者的形象理想化、慈爱化;内心隐隐约约总是藏着想要伤害侵害者的冲动。

6、与他人的关系不容易融洽和正常:从根本上无法去信任他人,因为总是需要保护自己,所以总是跟他人保持心理距离;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对方这样对待自己;责怪别人,责怪别人为什么不理解自己,不理解自我包裹下的自己是真诚的。

7、意义系统(看待生活、他人和信仰)发生明显改变:对待生活与人生,常常是绝望、无助、孤注一掷的心态和做法;做事情从来不考虑长远以及后果,从来不为自己的将来做长远打算,过一天算一天;在他人眼中,对待家庭、事业、人生、感情都是一种无所谓、放浪不羁的样子。

七、创伤性应激障碍

1、病理性重现:最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人性创伤性体验重现,又称病理性重现,常常以非常清晰地、极端痛苦的方式进行着这种“重复体验”,包括反复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症状闪回等。

2、频繁出现相关梦境:在创伤性事件后,频频出现内容非常清晰的、与创伤性事件明确关联的梦境。在梦境中,也会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密切相关的场景,并产生与当时相似的情感体验。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并在醒后继续主动“延续"被“中断”的场景,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3、对遭受过的创伤持回避态度:在创伤性事件后,对与创伤有关的事物采取持续回避的态度。回避的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场景,还包括有关的想法、感受和话题,不愿提及有关事件,避免相关交谈,甚至出现相关的“选择性失忆”,似乎希望把这些“创伤性事件”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

4、情感麻痹:从外观上看,给人以木然、淡漠的感觉,与人疏远、不亲切、害怕、罪恶感或不愿意和别人有情感的交流。自己也感觉到似乎难以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过去热衷的活动也无法激起患者的情绪,感到与外界疏远隔离,甚至格格不人,难以接受或者表达细腻的情感,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规划,听天由命,甚至觉得万念俱灰、生不如死,严重的则采取自杀行为。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