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对于这位父亲来说,有一个抑郁的孩子这件事情本身,可能让他产生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恐惧。他要消灭的,也是这个“不一样”。
04
在家庭当中,除去极端状况,还存在一些相对普遍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氛围,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父母不能接受孩子表达忧郁和悲伤,也不太允许孩子过于得意、开心。
有个女孩告诉我,她去某个同学家里感到好尴尬。
因为在这位同学的家里待着的时候,让她不得不把情感收着,过度活跃就显得刺眼,家人吃饭时不讲话,开心难过都不能谈论,没有情感和家长里短可以交流。
我们能够想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随便聊天说说笑笑,这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显得过于亲密,会激起内在融合的焦虑。
同样,如果孩子向父母诉说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很难过之类的事情,父母就很不耐烦,指责孩子太怂,不允许哭等等。
父母如果要去和孩子一起去处理这些问题,就意味着需要和孩子的情感很靠近,他们很害怕这样去做。
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悲伤着你的悲伤。
家里的气氛过于凝重,空间里就弥散着恐惧被湮灭的融合焦虑。
也可以反过来从分离焦虑去理解,如果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人格健康自主,父母就将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05
有人问:为什么会害怕融合?大家开心在一起享受有爱的关系不好吗?
当然好。但也要知道,与渴望融合一样,渴望分离也是我们在关系中的本质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内心的最深处都是冲突的。
冲突不需要被消灭,而是被整合;直到变成一种具有节律的美感,摆荡在人格与生活中间。
在家里不苟言笑的父母,可以假设是在人格发展的初期吃过亏,受过伤。
大概在6-12个月的阶段,婴儿的个体意识大踏步走向分化,逐渐意识到自我和养育的客体,是分开的两个人,并不断练习与客体分化。
只是TA也很清楚地知道,虽然我是我,但还是要借助你的能力。
比如经常在电梯里看到刚会走路的孩子,想要抢着按按钮,如果够不着,会示意大人把自己抱起来去够。这时电梯里出现一条大狗,孩子立刻扑到父母身上,紧紧依赖着不放。
我需要的时候你帮我,我害怕的时候有你在——这样的过程重复多了,孩子长大后就会在关系中收放自如,活得不拧巴。
既不用担心太近被湮灭,也不害怕太远引起自体瓦解。
糟糕的是,电梯按钮总是掌握在父母手里,或者太早训练孩子的独立性,不允许退回母亲的怀抱,都是加剧冲突的养育方式,并以不同的演绎内容将这些矛盾持续终生。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每个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包括那些被社会道德和法律审判的人。
看过了人间疾苦和满目疮痍,只是那句“人啊,你到底是有病还是有罪”常常响彻耳畔。
上学时老师经常告诉我们,不要死背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回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心理的理解基础之上,才能看清潜意识如何运作而带来的关系痛苦。
在家族延续下来的历史中,每个人都是被动接受者。面对创伤,总是需要有一代人要去改变。
身为父母,认识自己,不苛责、不转移给孩子,常常善待彼此,就是不错的人生。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2022 - 2027 版权所有洛阳汇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02887号
洛阳心理咨询位于泉舜购物广场东泉舜186,洛阳心理咨询咨询师拥有二十年以上经验,通过交流向心理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共同讨论解决心理问题(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家庭)。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助力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