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有能力引导孩子的父母,
并不是合格和优秀的父母。
父母自己一定要有目标意识,
即使为人父母了,也要继续努力。
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做到这点,反而会比无条件牺牲更难。但是,这才是真正爱孩子、也爱自己的父母要选择的路。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想想:
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出于真正的爱?
我是否被一定要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这种价值观所包围,执着于孩子,而忽视了让自己成为被孩子所尊敬和爱戴的父母?我是否将孩子看作是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的代理人?
父母生育了孩子,但并不能拥有孩子。
父母和孩子从一开始就是各自独立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如果爱孩子,就要从“好母亲情结”中摆脱出来,努力做自己。
02.创造一个随时随地读书的环境
无论在家里的哪个角落,都有学习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营造出来的。
不用强求他们去学,孩子们的眼里只能看到书桌和正在学习的家人,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我们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我们家,书桌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装饰家具,而是用于学习的特别家具。先生费心为我准备书桌,是因为他不但将我看做他的妻子,更将我视为一名学者,所以这张书桌才显得更加珍贵。
父母只要让孩子们懂得:
学习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就等于为孩子做了一切
有关学习的事情。
如果父母能够自然地坐在书桌前,
孩子也会跟书桌亲近起来的。
比起说“你学习吧”,
更有用的是说“我们一起学习吧”。
并不是说让所有的父母都将书桌搬进房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想要让孩子们学习,要做出怎样的实践,以及这样的实践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03.感情好的夫妻容易成为榜样
有些人认为我和先生的感情会特别好,或者共同点非常多。但其实,我们与其他夫妻没有什么不同。
也并不是说我们不吵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很了解对方的长短处,所以,遇到分歧,我们更懂得尊敬和认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闹。
我们之所以尽量避免争吵,而是用沟通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想影响到孩子,想努力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先生从小离家过寄宿生活,不同的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待客标准。通过与丈夫的不断对话,我们彼此慢慢认同了这种差异。
有时候也觉得正如母亲所说,夫妻之间有差异是好事,这样才会彼此珍惜。

图源网络,侵删
尽管我们尽量避免,但争执还是有的。若被孩子们发现我们在吵嘴,我就会想起母亲曾说过的“一个家庭里面至少得有一个唱红脸的”这句话。
而我也跟孩子们讲,要允许差异的存在,夫妻之间的差异在家庭生活中也有益处。当然,在孩子面前,我从来都是为丈夫树立父亲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