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就是假的。假的真不了。

你可以做的,就是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和对方大声嚷嚷。
在孩子面前,注意你说话的措辞和分寸,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
比如你为了出气说,“你去死吧”,孩子会觉得死是真的,你就是想杀了他爸爸。
或者你离家出走,孩子会以为你再也不会回来,也不要他了。
但是你可以:
在没有第三个人在场的情况下,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对对方表达出你的愤怒,用手机微信和短信,把你的愤怒和感受全部写出来发给对方,严肃认真的告诉他,他对你的语言暴力让你产生的糟糕的内心反应,影响了你的生活,也影响你的健康,你需要给他一个可以预见的后果,让他了解,持续的语言暴力之下,你可能会采取的保护自己的措施是什么。
重要的是,当你被语言攻击了之后,当你遭受了语言的暴力后,你要意识到,你已经受伤了,你一定要去做点什么。
而表达出“我被你的语言伤害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对“看不见的暴力伤害”的一种很重要的处理,也是对创伤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即,你要将这个隐形的伤害,呈现出来,给它一个定义,完成了这个过程,你会好受很多。

要感谢心理学。让我们有了疗愈自己的机会,以及保护自己不再一直遭受语言这种“隐形伤害”的机会。
为什么真正影响我们最严重的创伤,都是发生在童年?
除了,童年是人格发育的阶段,很多创伤会在早期被直接写进人格的编码里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童和婴幼儿,只是遭受了不恰当的糟糕的对待,却无法去表达,“我被伤害了” “我很难过” “你这样说我是不对的”。
因为无法用语言对父母或其他人描述自己受伤了,因为无法用语言将自己遭受的隐形伤害呈现到一个可以“被看见”的位置,所以,创伤才会真正形成。
当你长大了,也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你是一个成年人,面对长久的语言暴力,你就能自我调节得很好。
如果你总是活在一个有恶意和攻击的环境里,无论你的理智多强大,你或多或少,还是会被影响,就像那株植物一样。

假如,我们将这个恶意和攻击的语言,看做是一种黑色的能量,它被一个人扔向你,而你没有通过表达将它处理,也不能扔回去,那么你就在一直吸收它。
开始,也许你还有一些吸收消化的能力,但是到后面,这种黑色能量越来越多,而你又无法去隔离自己,负面能量还勾起了你内在的创伤——对自己的否定、怀疑、责备,
那么负面能量对你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
·让你去攻击自己,攻击转向自身,你的正能量用完,你变得抑郁。
让你去攻击自己,你的理智看上去可以打败负面情绪,但是你的身体会出问题,生出各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