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你占了几条?-人际关系界限模糊的表现,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2-11-13 | 4662 次浏览 | 分享到:

     界限,是关系的灵魂。

     好的界限感,成为长久愉悦的关系;

     坏的界限感,毁掉一切关系。

    你是一个界限感清晰的人吗?

    来看看界限模糊的8种表现吧!

    01.拯救

    拯救是人际界限不清最典型的表现:

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
过分卷入、过度干涉,
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
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
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
    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
    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限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

    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限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

     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限会清楚一些。

    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限不清,也是强迫的表现。

    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

    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

洛阳心理咨询专业机构(青春期叛逆、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夫妻情感、婚姻问题、婆媳关系、产后抑郁等)

02.控制

    控制是中国家庭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亲密关系中,常见状态有四种: 控制、依赖、讨好、情欲 

    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或工具,像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

    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

    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

硬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
软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
无形的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

     但是,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

     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
    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
    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

    03.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

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
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拯救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
    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

    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
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
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

    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百里挑一,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像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洛阳哪有好的心理咨询机构-洛阳哪里有好的心理医生-洛阳哪有好的心理咨询老师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