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孩子厌学的核心因素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5-04-13 | 7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家长,当孩子出现厌学行为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焦虑。其实,‌厌学不是孩子故意偷懒或叛逆,而可能是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我用家长能听懂的语言和真实案例来解释:

 

一、孩子常见的「求救信号」

 

身体上的「小毛病」

 

案例‌:明明每次上学前都说肚子疼,但去医院检查却没问题,一放学就活蹦乱跳。

真相‌:这不是装病!压力过大会让肠胃变得敏感(就像大人紧张时会胃痛)。

 

像被按了「暂停键」

 

案例‌:以前半小时能写完作业,现在盯着课本发呆2小时也动不了笔。

真相‌:孩子大脑控制行动的区域(前额叶)像「电脑卡住了」,需要重启。

 

突然变得易燃易爆炸

案例‌:一提上学就摔门、哭喊「你们根本不懂我!」

真相‌:情绪控制中心(杏仁核)过度活跃,就像手机过热死机了。

二、背后的「大脑警报」

 

压力超载‌:

 

长期批评、熬夜学习会让大脑分泌‌压力激素(皮质醇)‌,就像手机一直充电会发烫,导致孩子注意力涣散、记不住知识。

 

动力断电‌:

 

总被否定成绩的孩子,大脑分泌‌快乐激素(多巴胺)‌的能力下降,就像电动车充不进电,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劲。

 

情绪短路‌:

 

家庭争吵、校园欺凌会让大脑的‌恐惧中枢(杏仁核)‌过度敏感,孩子一进教室就心跳加速,像被野兽追赶一样想逃跑。

三、家长能做的「急救措施」

第一步:解码信号

错误做法‌:

「别找借口!别人都能上学怎么就你不行?」(这会让孩子更封闭)

正确做法‌:

观察记录:孩子每周哪天最抗拒上学?什么课业会引发崩溃?

用「身体对话」代替质问:

「妈妈发现你最近常头疼,是担心数学课吗?还是和同学相处有问题?」

第二步:修复「大脑电池」

案例‌:一个总在课堂上睡觉的中学生,调整作息(早睡1小时+早餐吃鸡蛋牛奶)后,两周内注意力提升40%

具体方法‌:

充电睡眠‌:小学生保证9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关电子设备)

快乐充电‌:每天15分钟亲子游戏(下棋、打球),刺激多巴胺分泌

减压零食‌:备些坚果、黑巧克力(含镁和抗氧化剂,缓解焦虑)

第三步:重建「安全基地」

案例‌:一个因成绩差被羞辱的孩子,父亲每周带他去爬山时说:「不管你考多少分,这里永远有人无条件爱你」,三个月后孩子主动补课。

关键行动‌:

家庭会议‌:全家讨论时,让孩子先说3件「上学时最难受的事」

降低目标‌:和孩子约定「最小进步」(如每天认真听10分钟课)

创造成功体验‌:让他在擅长领域当小老师(如教妈妈做手工)

四、特别提醒家长

警惕「好心办坏事」‌:

不要因为焦虑就疯狂补课——这就像给生病的手机强制充电,可能彻底报废。

及时找外援‌:

如果孩子持续失眠/自残/拒绝出门,可能是抑郁症前兆,需尽快就医。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学习‌:

孩子哭着说「不想上学」时,比起讲道理,一个拥抱更能修复大脑的恐惧回路。

 

记住‌:厌学的孩子就像暂时死机的手机,‌家长要做的是「温柔重启」,而不是强行格式化‌。从调整作息、修复亲子关系入手,配合专业人士指导,大多数孩子3-6个月都能逐渐恢复学习动力。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