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为什么父母认为对的人际交往模式在孩子那里却行不通?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4-12-11 | 354 次浏览 | 分享到:

1. 代际差异方面

 - 观念不同:父母成长的时代和孩子所处的时代在人际交往观念上有很大变化。例如,父母可能认为在交往中要含蓄、稳重,而现在的孩子更注重直接表达和个性展现。像在社交媒体上,孩子习惯通过各种新奇的方式展示自己,而父母可能觉得这样过于张扬。

- 环境变化:父母小时候的社交环境相对简单,主要是邻里、同学之间的交往。但孩子面对的是全球化、信息化的复杂社交环境,有线上线下多种社交渠道。比如,网络游戏中的社交互动,对父母来说可能比较陌生,而孩子却乐在其中。

2. 个性和兴趣差异方面

 - 性格因素: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父母觉得合适的交往模式可能更适合性格外向、开朗的人,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就会有压力。比如,父母鼓励内向的孩子主动在聚会中表演节目来结交朋友,但这可能让孩子感到非常不自在。

- 兴趣导向:孩子的兴趣爱好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父母主张的交往模式与孩子的兴趣相悖,就很难行得通。例如,孩子喜欢动漫,通过参加动漫展来结交同好,但父母觉得这种场合人多杂乱,不支持孩子去,这就会让孩子在交往中受挫。

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厌学逃学、网瘾手机游戏、考试焦虑、人际关系、青春期叛逆早恋、情绪失控发脾气等)

3. 心理发展阶段差异方面

- 认知水平不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父母基于成年人成熟的认知推荐的交往模式,孩子可能理解不了。比如,父母告诉孩子在交往中要考虑长远利益,但孩子可能更关注当下的快乐和认同。

- 情感需求差异:孩子在青春期等阶段,对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如对同伴的认同感、归属感。父母可能更注重交往中的互惠互利,这种差异会导致孩子难以接受父母的建议。例如,孩子为了融入某个小团体,可能会做出一些父母不理解的行为,如分享自己珍贵的小物件。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