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积极反馈与肯定
- 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努力和进步,及时给予具体的赞美。比如“你今天主动收拾房间,而且摆放得很整齐,你真的很有条理”,而不是笼统地说“你真乖”。这样能让孩子清楚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值得肯定。
引导自我发现
- 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陪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像绘画、音乐、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发现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并且可以在活动后和孩子讨论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客观看待优缺点
- 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他们的优点清单,同时对于缺点,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把缺点当作成长的机会。例如“你可能现在数学不太好,但这也说明你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分享自己的经历
- 家长可以适当分享自己在青春期时的自我认知过程和遇到的问题,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是正常的成长过程。比如“我在你这个年纪,也很在意自己的身高,后来我发现身高不能决定一切”。
鼓励独立思考
- 当遇到问题或者评价自己时,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例如当孩子收到别人的批评或者赞扬时,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评价是否客观,帮助孩子不盲目听从他人的看法,形成自己对自己的正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