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不打不骂却把孩子害的更惨--“新型家庭暴力”悄然盛行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07-18 | 3063 次浏览 | 分享到:

童年就是在试错中学习和长大的,首先我们作为成年人,这个包容度和耐心是要有的。

管教的目的是修正行为,而不是真的跟孩子置气。

 

 

高压式环境

不知道你有没有察觉到,这届孩子,其实比我们小时候的压力大了很多。

我们小时候,各种资源都紧张,爸妈忙着挣钱养家,根本就没空事无巨细的管我们,再加上信息闭塞,横向纵向的对比都没有,所以孩子和父母其实是相对简单且快乐的。

但现在不一样啊,4 个人围着一个孩子,他们受到的关注前所未有的高。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接到的要求也会前所未有的多。

 

正是更加富裕的养育精力,让我们的眼睛无时无刻地瞄在孩子身上。

就说正常一日流程,通常都是回家放下书包就跑没影了,不到饭点绝不回家,只要不闯祸,基本上父母也不会管。

但现在:

孩子放学回家没洗手,被说——卫生习惯不好爱生病。

玩玩具弄的哪都是,被说——你连用完就收都做不到,以后能干啥?

有点驼背没站好,被说——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像。

光吃米饭不吃青菜,被说——挑食的孩子身体差。

作业磨蹭不爱写,被说——不自律的孩子将来走不远。

不爱上英语课,被说——接不上国际将来被别人甩下。

上舞蹈课/积木课/钢琴课不认真,被说——没个特长注定普普通通……

从进家门的那一刻,各种要求和说教就没断过,好像你一点没注意,孩子今后的人生就要完蛋似的。

随手一点就是某专家的育儿方法,随手一刷就是别人家的完美小孩。

再看看自家孩子,好像哪哪都离好的标准差一点。

于是,无所事事不努力的每一秒你都觉得是浪费,孩子的哪一点没教育好都是罪过。

有人问:让人感到窒息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一个高赞回答:起床起晚了会被说,东西放错会被说,吃饭吃什么会被说,就连站着、坐着也会被说,怎么都不对,都会被父母告知,你应该怎么做。

新时代的孩子,父母给予的关注的越多,孩子感受到的要求就越高、越密集了。

但孩子自然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如你所愿,孩子越做不到,大人越焦虑,孩子感受到的压力就越高。

他需要时刻察言观色,时刻小心翼翼地应付父母的要求。

当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高度压力中,不得喘息,他的自我不断被压抑,内心是很容易崩的,最终不是反抗就是自我消亡。

据调查,很多有抑郁倾向的青少年,都源于父母高压式教育。

所以,新时代我们能更关注孩子是好事,但是它的副作用,也要有意避免。

适当给孩子松绑,不仅是为孩子好,更是给父母留条活路呀,姐妹们。不必痛苦,也无需纠结。

世上没有完美的小孩,更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们既然也不完美,为什么要把孩子按在我们预设的路上走呢?

被父母无限干涉的孩子,成年后,永远超越不了他的父母。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内在成长的动力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我们只需要给孩子无限多的爱和一些不能碰的底线,除了这两样,请给孩子些自由发展的权利。

只要一点点,孩子会用他独有的生命向你展示,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注:文中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