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汇智心理 助力幸福

HUIZHI COUNSELING

想真正了解孩子就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密码-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
来源: | 作者:汇智心理 | 发布时间: 2023-02-08 | 4537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知道吗?1-14岁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耶鲁大学对此做了40多年的研究,相信会帮助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

一篇建议所有家长收藏的精华好文,集合了1-14岁孩子的“心理成长密码”。

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跟踪孩子们40多年,调研1-14岁儿童的生理、心理需要、行为的变化与发展。

这些精华成果,能够帮助咱们做爸妈的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以及,如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幸福的孩子。

其实,我们也许并不真正了解自家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各个成长阶段,有这样和那样的疑惑和担忧:

为什么不如以前听话了?为什么不如以前活泼了?为什么开始说谎话了?为什么学习成绩变差了?为什么不爱和我沟通了?为什么不爱理人了?为什么一天只顾着打游戏?.......

这些孩子成长中的无数个“为什么”,我们经常搞不懂。

这篇文章,相信可以帮助父母们,从现在开始,真正的“读懂”孩子,知道孩子各个时期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内在需求变化,以及行为变化。

用理解和爱,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孩子!


1岁到2岁半

“和顺期”与“执拗期”

我们总说:孩子3岁以前是很重要的。虽然孩子长大之后,很少会记得3岁以内的事。

但是事实表明,3岁以内的经历,即使孩子不记得,但也会对孩子一生,有巨大的影响。

大约在1岁半到2岁半,孩子会反复地穿梭于“和顺期”与“执拗期”之间。因为孩子这时候成长迅速,这些周期也相对短一些。

这个时候的孩子,多给予陪伴与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得到满足,为未来的性格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岁孩子


“不”字当头,打滚撒赖

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父母需要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把孩子的很多“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

比如你教孩子搭积木,他却偏要推倒你的成品,不肯跟你学。这时,你应该把他的行为理解为:他现在对积木倒塌时的现象更感兴趣,他在琢磨推与倒之间的关系。

3岁孩子

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

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3岁孩子友善平静,比较有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3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能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急转弯也不费劲。语言能力也发展得更好。

但从3岁半开始到4岁,反抗成了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3岁半是一个内向、焦虑、缺乏安全感,同时意志力极强的年龄。

3岁半的孩子非常没有安全感,甚至在他的生理发展上,也表现出不安全感,比如口吃、常摔跤、有时紧张得发抖。

他一方面缺乏安全感,一方面却又想支配外在世界。因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天,他都在挣扎中过日子,生活过得很不愉快。他正在体验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以及自我这个个体。

许多孩子在这个年龄都有他想象的朋友,这些朋友有的是人,有的是动物。更有趣的是,恋母情结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4岁孩子

心是活泼的,喜爱冒险

喜爱远足,喜爱刺激

4岁孩子喜爱任何新鲜的事物,去接触不认识的人,喜爱到新的地方,喜欢新的游戏、新的玩具、新的活动和书。

对于大人所提的娱乐点子,再没有人比他们更有反应了。

4岁孩子发现大人虽然还是握有大权,但是并非全能,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很有力量。从他的观点看来,坏事未尝不可以做,屋顶不会因此而塌下来。

4岁的孩子经常开口闭口都是狗屎、大便之类的话。而到了4岁半,他开始学会了讨价还价。

从这个时段开始,孩子也渐渐明白事情的好或者坏。这个时期,他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在睡前,听一些小故事。

5岁孩子

开朗愉悦,懂事了、讲理了

一心要做个好小孩、讨妈妈欢心

在这个年纪里,最令人喜悦的特质,就是他热爱生活,自得其乐,而且一直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5岁小孩的生活总是跟现在、这儿息息相关。他非常在意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家、所住的那条街道、邻居,以及幼儿园的教室。

5岁的孩子自然而然变得安静、有节制、更顾家了。

他喜欢遵守既定的规则、限制,对于别人已经尝试过的或既成的事实,就觉得安心舒坦些。他最有趣的时间是现在,最喜欢的地方是这里。

5岁的小孩开始很少惹麻烦,最重要的是:他已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可以判断自己什么做得到,什么做不到。

也就是说,他学会自我控制了,他会衡量自己的能力,把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事分得很清楚,判断得很准确,而且他就只尝试那些他认为一定办得到的。

经过一次次的成功,他建立了自信。

5岁的小孩不会胡思乱想地担心事情,6岁的小孩则常担心放学后找不到妈妈。

5岁的小孩会认为,妈妈一定在家的,不只现在在家,以后永远也会在家,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和父母都是永生不灭的。

到了5岁半,会有一个重大改变。5岁半的特质是迟疑不决,懒散闲荡。

热门文章及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