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杀是突然发生的,毫无预警」☑️事实:大部分自杀行为在发生之前,都存在一些(言语/行为上的)警告信号。有人留意到这些迹象,是很重要的。
4.「我也曾想过一了百了,所以我属于自杀高危者」☑️事实:高自杀危险往往是短期的,并在特定情况下发生。自杀想法可能会再次出现,但不一定永久存在。「有过自杀想法」或「自杀未遂」的人,也可以继续生活很长时间。
5.「只有精神病人才会轻生」☑️事实:自杀行为意味着极端的绝望情绪,但自杀者未必有精神障碍,不要将两者简单地划上等号。一些研究发现,除精神疾病之外,酒精的有害使用、「认为再也没有办法」的处境、耻于向他人求助都与自杀风险高度相关。
6.「别动不动聊自杀,这不是在鼓励效仿吗」☑️事实:由于谈论自杀的禁忌和耻感,许多有自杀想法的人才认为「无法求助」。公开、正确地讨论自杀不会鼓励自杀行为,反而有助于预防自杀(不规范的媒体报道除外)。
注:什么是负责任的媒体报道不详细描述自杀行为,不煽情和美化,尽量不把自杀报道放在突出位置,避免过于简单的归因,向公众宣传有关自杀的知识和现有的治疗方法,并提供可以到哪里寻求帮助方面的信息。
其次我们同样需要关注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青少年抑郁症
青少年这些抑郁症信号你知道吗?
青少年抑郁症初期的信号很容易被大家忽视,这些危险信号。及早发现,及时进行干预和心理咨询。
◆长期沉默寡言,时常活在自己的世界
◆缺少同龄朋友,难以融入任何同龄群体
◆正常活动发生改变,时常将自己锁在房间
◆老实温顺,不追求独立或有任何形式的反抗
◆学校表现突然变糟
◆经常离家出走或者逃学
◆经常打架斗殴或对人施加身体虐待
◆随意发生性关系
◆频繁甚至一直焦虑或抑郁
◆谈论或威胁自杀
当您发现您的孩子已经开始产生抑郁情绪,或症状复杂以致于影响正常生活时,就要提高警惕了。如果情况严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需求专业帮助。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如何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1.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
如今不少父母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
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心理专家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2.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过分攀比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父母和老师不要总拿孩子之间硬性地比较,而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
3. 用“情”打动孩子胜过用“理”
做父母的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只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4.允许孩子犯错
老师和家长要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这是心理医生在临床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犯这种错误的结果往往是好的。
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容易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
5.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心思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体察到的。想让孩子对我们没有戒备,老师家长平时需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孩子害怕什么?我有没有过度反应?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哪些异常信号是孩子在求救,老师家长要知道:
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学业压力、亲子矛盾等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反而采取了偏激的教育方式,则更容易适得其反。搜索信息、网络宣泄、情绪反常、悲观倾向、兴趣降低、近期频繁遇到重大危机、整理东西、长期高压,如果青少年身上出现这样的信号,可能是在发出求救。
Copyright 2022 - 2027 版权所有洛阳汇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02887号
洛阳心理咨询位于泉舜购物广场东泉舜186,洛阳心理咨询咨询师拥有二十年以上经验,通过交流向心理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共同讨论解决心理问题(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婚姻家庭)。洛阳青少年心理咨询助力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